“十二五”科技規劃描繪裝備“智造”未來
7月13日,科技部正式發布了《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未來五年,要基本建成國家創新體系,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進步貢獻率力爭達到55%,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目前,我國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規劃》強調,一方面,經濟結構轉型加快,體制活力顯著增強,國民收入穩步增加,教育水平和人才質量持續提升,經濟發展將保持長期向好的趨勢,綜合國力將再上新臺階,必將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另一方面,突破能源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對科技創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
《規劃》將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中,重點攻克數控系統、功能部件的核心關鍵技術,增強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主機與數控系統、功能部件協同發展,重型、超重型裝備與精細裝備統籌部署,打造完整產業鏈。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10%。研制40種重大、精密、成套裝備,數控機床主機可靠性提高60%以上,基本滿足航天、船舶、汽車、發電設備制造等四個領域的重大需求。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著重發展高端裝備制造,重點發展大型先進運輸裝備及系統、海洋工程裝備、高端智能制造與基礎制造裝備等。實施高速列車、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務機器人、高端海洋工程裝備、科學儀器設備等科技產業化工程。研發高速列車譜系化和智能化、綠色產品設計、機器人模塊化單元產品等重大關鍵技術,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根據“十二五”規劃大綱,裝備制造業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高速列車。重點發展高速列車的智能化、譜系化與節能核心關鍵技術,提升高速列車技術裝備、基礎設施服役狀態檢測監測關鍵技術及高速鐵路減振降噪技術,形成我國高速列車智能化安全技術裝備和車型系列,構建技術裝備及基礎設施服役狀態檢測技術和裝備體系。“十二五”高速列車產業總產值預期超過3000億元。
綠色制造。重點發展先進綠色制造技術與產品,突破制造業綠色產品設計、環保材料、節能環保工藝、綠色回收處理等關鍵技術。開展綠色制造技術和綠色制造裝備的推廣應用和產業示范,培育裝備再制造、綠色制造咨詢與服務、綠色制造軟件等新興產業。
智能制造。發展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微納制造、制造業信息化等相關系統和裝備,重點研發工業機器人的模塊化核心技術和功能部件、重大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智能測試儀器及基礎件等技術裝備,建設產業技術培訓體系,推動技術集成驗證與示范應用工作,制定技術與安全標準,培育一批高技術創新企業,實現制造系統智能運行,改造提升裝備制造業。
服務機器人。開展服務機器人模塊化體系結構研究,重點發展服務機器人機構、感知、控制、交互和安全等模塊化核心技術和功能部件。建設一批技術集成驗證與示范應用平臺,制定相應技術、安全標準,培育一批高技術創新企業,建立服務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
高端海洋工程裝備。發展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深海運載作業和海洋環境監測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開發高精度勘探系統、深水平臺、水下生產系統及輔助作業等重大裝備,研制一批載人/非載人深海潛水器作業系統,開發海洋環境遠程探測雷達、船載大深度拖曳、深海浮/潛標等海洋監測設備。
科學儀器設備。著力新原理、新方法開發,研發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資源環境等領域的重點科學儀器設備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發展量大面廣的科學儀器設備,推動光譜、色譜、質譜等通用儀器的小型化、便攜化和專用化。強化現有儀器設備的綜合利用。強力推動國產科學儀器應用和示范,實現國產優質科學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帶動相關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上一篇:工信部公布產業關鍵技術發展指南
下一篇:重大技術裝備零部件進口可免進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