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力系統發展趨勢
智能電力系統就是一個具有多指標自趨優運行能力的電力系統,智能電力系統中具有輸、配和供電功能的電網稱為相應功能的智能電網。電力工業的發展方向則是堅強智能電網,它是實現電力工業發展價值的最有效途徑。
智能電力系統的特征有四點。第一是新能源,能夠滿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所帶來的電網接入、輸送、配送以及運行、消納難題;第二是新客戶,能夠滿足新客戶的發展;第三是新選擇,用戶通過互聯互動,主動參與到電力系統運行中來,根據電力系統信息和電價政策,自由選擇用電和增值服務;第四是新電網。
中電聯在半年多時間里,對電力供應“十二五”規劃進行了系統研究。電力工業的發展方向是什么?我認為,是智能電力系統,或者叫堅強智能電網。發展智能電力系統是實現電力工業發展價值的最有效途徑,能夠確保電力更安全、更經濟、更綠色、更和諧。智能電力系統是一個廣義的堅強智能電網,能夠有效破解電力工業未來發展所面臨的難題。
發展智能電力系統首先要注意的是始終堅持節約優先。這不能靠計劃的手段來控制,而是用經濟的手段。經濟的手段有哪些呢?它包括適當提高電價水平,制定和推行嚴格的節能減排標準,加強能源審計,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創新和推廣,以及培育節能減排的商業模式等。
后面要解決的是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第一,要建設大型的水電基地外送通道。我們進行了大量調研,“十二五”規劃中我們提出的目標完全可以超額完成,條件完全具備;第二,要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外送通道;第三,要構建堅強特高壓網架;第四,要推進各級電網智能化發展。
我們前兩天到陜西榆林地區考察,車在一個比較窄的馬路上,在雙向開行的運煤大卡車中間穿行,本來可以走兩個小時的車程,結果走了三個半小時,司機說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一般要走四五個小時。運煤的車消耗了多少油?要知道,中國的石油有50%以上是依靠進口的。隨行的人員告訴我,將煤炭從內蒙古運到河北廊坊,光汽車的運費每噸大概要增加280元錢,折成電價就是8分到9分錢。而從電廠通過輸電線路送到這個地方去,最多4分錢,兩者有4分到5分錢的差價。而這種轉變對整個社會又能減少多少擁堵的成本,也是可以預計的。
最后則是要促進發展綠色發電。我們經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實現綠色發電的途徑是,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高效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發電。
優先開發水電,推進水電流域梯級綜合開發,促進綠色和諧開發,擴大資源配置范圍,加大抽水蓄能電站發展力度和規模。其中,長江上游、烏江、南盤江等七個水電基地應盡早開發完畢,水電開發越早越好。
優化發展煤電,是因為煤炭是中國最多的能源,盡管它有污染、排放問題,但是它仍然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中堅力量。未來即使到了飽和需求,煤電的比重也會占到40%左右,這才能解決中國的能源供應問題。煤炭的開發一定要推行煤電一體化,加快建設大煤電基地,這是中國的能源分布所決定的。要鼓勵發展熱電聯產,要鼓勵基于天然氣的冷熱電多聯供的解決方案。要推動煤電的綠色開發,從規模上來看,“十二五”需要開工3億千瓦,投產3億千瓦,“十三五”需要開工大概2.5億千瓦,投產2.5億千瓦。
高效發展核電,要安全第一,堅持以我為主,明晰技術路線。福島核電站危機發生后,大家對核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認為中國不發展核電,中國的能源問題解決不了,電力問題解決不了。這是我的看法和結論,是基于長遠的考慮。但核電要確保安全,這是第一位的。
要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積極發展風電,風電開發實行分散與集中開發相結合的方式,這也將比較好地解決當前問題,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種開發方式。當然,風電的開發與太陽能的開發,一定要把消納市場、電源本身的開發以及電網送出這些因素統籌規劃,同步核準,同時投產。
上一篇:解決配電變壓器相關技術問題
下一篇:超聲波流量計使用技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