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半年低壓電器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2011年時間已過半,為了客觀反映低壓電器行業生產銷售狀況和下半年走勢情況,分會對行業中主要會員單位的生產運行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并對下半年行業發展等提出了建議。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
從調查情況來看,上半年行業總體生產銷售及主要產品銷售量較2010 年同期有所上升,行業主要生產企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不少企業產銷增長超過了30%以上。在利潤指標上,同去年上半年相比,企業利潤虧損數在減少,行業中不少企業通過內部挖潛,節能降耗、控制成本管理等,使企業經濟效益初顯成效,利潤平穩增長。但同時我們也發現行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受原材料漲價等影響,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空間變小,銷售增長成負數,企業利潤和經濟效益受到一定影響。
據分析,行業中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仍較大,據上海期貨行情顯示,期貨電解銅價從年初至5月份一直處于高價位7萬元以上/噸,5月份達7.5萬元/噸,同比增長29.31%。白銀的價格也從年初的6580元/kg一路上揚,至4月份已達10095元/kg,同比增長145.32%。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仍處于高價位,造成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及銀行貸款利息提高所造成企業財務費用的增加等。另外,企業為了定單,價格競爭的局面金幾年也不斷在延續。這些不利因素多年來對行業中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沖擊不小。我們分析認為,由于產品成本在大幅攀升,但其產品銷售價格卻難以合理提升。
特別是在技術附加值低的中低端產品市場中,壓價競銷(包括同質化產品的價格戰等)的情況相當普遍。其因素主要還是低壓電器技術含量不高,不少中小企業至今還在生產低端的高耗材的產品,缺乏規模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導致企業利潤虧損。另外,不少中小還是擺脫不了用減產、提價(或降價)的方法來應對,這種短期行為很難擺脫企業利潤下降、經濟虧損的局面,因引起行業各企業的高度重視。
從調查中反映,企業普遍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導致產品成本增加,特別是對以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為主的中小企業影響較大,且勞動力成本增加和工資成本額外上漲等,致使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在原材料漲價和行業競爭的夾擊下,仍面臨減產或停產歇業的局面。這些企業據我們了解都是長期以來缺乏技術改造、產品單一,甚至還在生產低性能、高耗材的第一代產品。這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苦苦支撐著,值得我們關注。
在上半年的經濟運行中,我們同時也發現行業中有不少企業通過內部挖潛在優化產品流程、改進工藝、注重節能降耗降低產品管理成本、加大設備的技術升級改造、開發新品、加強成本管理和費用控制等工作上積極采取措施,提高產品性價比、擴大市場占有率等諸方面積極爭取主動權,很值得行業各企業提倡。
綜合以上,我們認為,2011 年上半年度整個行業生產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相比總體繼續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利潤較去年同期相比有總體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隨著我國電力的快速發展以及智能電網的全滿實施,行業面臨著新機遇與新挑戰、優勝劣汰、資源重組的局面,應值得行業各企業密切關注。因此,現有企業應對自身發展目標作正確定位,行業中大部分條件一般的企業應重點考慮產業結構調整與資產重組等。其次,在“十二五”的新形勢下,企業應把產品結構調整作為當務之急。切忌中、低檔產品重復生產和依靠壓價與銷售手段進行無序競爭,甚至利用假冒偽劣獲取利潤。第三,高起點技術改造,提高企業制造水平是新產品開發與市場開拓的基礎,也是企業發展后勁的主要標志。第四,必須實現現代企業管理,不斷創造適合本企業特點的管理體系。
二、下半年發展形勢預測
根據調查情況反映,行業中大部分企業對下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充滿信心,總體認為經濟運行發展趨勢要比上半年有明顯好轉,呈上升趨勢。綜合行業調查情況,我們分析認為:
1.隨著我國電力的快速發展,低壓電器持續發展前景看好。
2011年我國電力基本建設將繼續保持較大投資規模,全國基建新增裝機9000萬千瓦左右,年底全國裝機容量超過10.4億千瓦,生產如此多發電設備勢必需要相應的低壓電器元件配套。另外,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及未來三年農村電網改造投資3000億元的新舉措,對低壓電器行業今后的拓展是一個很大的機遇。關鍵還是要看企業在自主創新產品上能否迎合市場急需的產品以及產品質量穩定性、運行可靠性等。從行業主要企業調查情況看,下半年銷售產值形勢看好,估計2011年的低壓電器總體銷售情況同2010 年相比仍將持續增長,約450 億元左右。企業利潤也將處于平穩適度的增長。
2.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趨勢將依然延續。
預計下半年原材料價格銅價繼續盤桓在7萬元/噸左右、白銀價在8500 元/kg左右的高位上。隨著高成本時代的到來,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加之需求量不斷加大,因此,再指望原材料價格回歸至原來的水平是不現實的。企業為了定單,產品價格競爭仍會繼續。同時企業產品生產成本的增加及銀行貸款利息提高所造成企業財務費用的增加等因素也會延續。這些不利因素對行業中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依然是一個沖擊,應引起企業的關注。希望企業在規范生產和銷售行為,提倡公平競爭、品牌取勝、質量取勝、產業結構調整、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高起點進行技術改造等諸方面工作上加大力度,牢牢把握發展機遇,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3.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縱觀整個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或差異化的產品和企業不